我们都是追梦人

文/严书岭

      隆冬时节,岁末年初。2019年1月9日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胶东散文年选》主编焦红军,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主任严书岭,到海阳进行了“走基层·探访基层散文写作者”专题系列采风活动,现场采访了近几年在胶东散文创作上崭露头角的省散文学会会员孙焕华和于喜京两位会员。

     一路飞驰电掣,上午十点半左右钟,我们来到徐家店镇燕翅山村,于喜京老师远远就在门口等候。我们一行下了车在他的引领下朝他家走去。

      燕翅山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村里街面还没有硬化,雪后的街道偶尔有点泥泞。于喜京介绍说徐家店只有两个村庄街道没有硬化,燕翅山算一个,不过很快就会硬化,那时候村里经过改造面貌将会大为改观,话里话外透着憧憬和喜悦。

于喜京家很简陋,尽管如此却修饰得整整有条,屋子不大宽敞,暖和的炕上坐着他八十多岁的母亲,地上一张老式书桌摆放着一些微微有点泛黄的书籍,一台老式的电视机蹩在墙的一角,左右墙上满是奖状,那是他两个女儿的荣誉墙。谈起他的两个女儿,他眼里满是自豪。

 于喜京今年五十四岁,他说他两个女儿学习极像他,出类拔萃。当年他在槐山联中读书时学习就是数一,数二地好。只因儿时发烧打针落下了残疾,那时升学查体很严苛,因此打破了他的大学梦,难怪时村时我们发现他的腿脚不甚利落。

本以为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于喜京被阻挡在大学门外,他彷徨过,迷茫过,但他并没有消沉,他决心另僻蹊径,搞文学创作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户,他先后参加了四期《鸭绿江》文学函授班学习。他写呀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第一篇小说《劳改犯》终于在《文学之友》89年第8期上发表,此后他又陆陆续续发表了几篇散文和诗歌。

屋漏偏逢连阴雨,本来就很紧巴的家庭,在他二十六岁时,父亲又患病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身上,为了生计,他将土地种植上果树,家里开起了农村银行代办点,白天泡在山上,夜间忙于储蓄,没黑没夜地干,那颗充满写作的心渐渐地被生的磨难吞噬了。

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三十年将要过去的时候,于喜京偶然接触到了山东散文学会,结识了山东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焦红军先生,在焦红军先生的引领和举荐下,先后有多篇文章在《中国作家会刊》《中国散文》《当代散文》《胶东文学》等刊物发表,其中散文《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系列入选《胶东散文年选》2018、2019,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焦红军先生对于喜京说:“你塑造的二老孔的散文人物和海亮大叔散文系列,非常独特,非常典型,写人物应该融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去,不能单纯的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才能把他写透写活,以农村小人物为写作题材,是你生活的富矿,沿着这条路挖下去,一定会找到文学的真金白银。”

是呀,随着农村的发展,于喜京老师已经摆脱了生活的羁绊,怎能不重新燃起文学的梦想的火燃?然而,时过境迁,网络文学的铺天盖地,让于喜京一时又找不到方向。

正如在采访中他所说的:近来一直很困惑,不知怎样写才好,感谢焦主编的建议,我似乎如梦方醒,不用华丽的辞藻,跟着心走,多发现,多挖掘身边的,农村的,底层的小人物,找准散文写作的切入点,也许就是最好的文学。

离开了于喜京家,我们又驱车四十多公里赶赴孙焕华家的小纪镇。孙焕华家开了间“朋友圈众品面食店”,一看就是个生活过得殷实的小老板。初次见面,他很健谈,说话间透着一股商人的睿智。他若不是敞开心扉你永远不知他的儒雅。永远不能想像他买卖的背后一颗沉默了二十多年的文学梦想。孙焕华老师是有才情的,他1983年还是一个中学生时就在当时颇有影响的《少年文艺》第5期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雨鞋》。并且取笔名朝桦,因他很崇拜作家白桦,孙老师当年文学青年范儿可见一斑。

正当孙焕华老师怀揣着梦想的时候,家中出了变故,父母离异了,对他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从此,各种困难接踵而来,他的文学梦打碎了。

他干了多年的村干部,开起了现在的面食店,正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然而那颗压抑了二十多年的心怦然骚动起来。正如他的一首诗《炉火》中写道:你翛然而来/围着“胶散”这盆炉火/彰显着你的文采/炉火的温度/温暖了你的书画文字/你终于把迷茫的过去/扔进了炉火/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一只火鸟的风采。

他要浴火重生,他要涅槃。2016年他经焦主编推荐,加入了山东省散文学会,他又提起了久违的笔,在多家报刊发表文章,其中散文《老槐树与顺》入选《胶东散文年选》2018年,并获黄海数字出版社“最佳作品奖”。情感散文《燕子呢喃》入选《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年选(2016——2017)》。

孙焕华老师最有同感的一句话是:所谓财富都是过眼云烟,而能留下的唯有文字。当年发表他处女作的《少年文艺》已过去了三十五载,他深深地怀念着那段岁月,那段托起他梦想的《少年文艺》,他女儿看出了他的心思,从网上购得了两本当年的那期《少年文艺》。孙焕华老师有两个女儿,他两要一人一本进行收藏,以做永记。

孙焕华老师说:是胶东散文这个平台重新燃起了我写作的梦想,是焦红军先生的鼓励推动我不敢停滞,干劲十足。我要多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家乡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作为传承。

最后孙焕华老师还大胆地说:我要写一部描写小纪镇历史风云变幻的长篇电视剧来。我们相信,我们期盼着。

返程的路上,太阳还挂在山边上。车内开着空调暖暖的,因而看着那冬日也是暖暖的。车飞驰着,窗外层层梯田上的果树闪闪掠过。两场雪后的大地汲吮着水分,明年又是一好收成。

 正如一句古诗所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凝聚在胶东散文写作大旗下的写作者们,他们有的生活在条件落后的农村,有的辛勤躬耕于大学高校的典雅讲堂,如果我们从于喜京,孙焕华老师的笔下看到的是描写农村的,身边的最底层人物的朴实无华,那么执教于烟台名校的刘郁林老师的笔下,展现的则是一股血浓于水的亲情,爱与无私的友情,以及生活靚丽的心情。

1月12日,“走访基层散文写作者”专题系列采风活动,对衷情于校园文化的书写者——烟台二中高级教师校报编辑刘郁林老师进行了专访。

走进校园,隆冬时节,银杏树树叶已调零,但高大的树干愈加显得坚韧挺拔,修剪整齐的冬青树在寒风中更加绿的逼眼。

        在显德楼7楼办公室我们遇到了刘郁林老师,真是人如其文 ,文如其人,读过刘郁林老师散文《二中秋色》,无不被二中的美所折服:那一树金黄的柿子,火红的石榴,经霜的银杏树和石栏上的爬山虎,那秋风吹皱的一池湖水,那嬉戏欢快的鱼儿,那活力四射的少年,无不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刘郁林老师文是美的,人也是美的,她秀发束起,袭一身红色风衣;谈话也是美的,和声细语,娓娓道来,如歌如诗。她说你觉得《二中秋色》美吗?其它还不够,她说她正写二中的冬色,将随着季节的轮换写出二中的春色和夏天。写出色彩缤纷,生机盎然的二中四季。

        刘郁林老师的美是有基因的。她的散文《一支火柴》中的母亲就是把生活过的精致,把自己活的出彩,“母亲就是这样美丽着,走完她的一生。”刘郁林看似对母亲的赞美,实刚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而更能展现她亲情篇的当属最早发表于《联合日报》上的散文《哦,妈妈家的香椿树》,后被《胶东散文年选(2018)》收录。

         采访中的刘郁林说:我的散文除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平日里的积累,更主要是来自于对家人的亲情,对同学和学生的友情。是呀,她的散文《相逢是首歌》就是把那种割舍不断的,缠绵深长的同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刘郁林老师是幸福的,而能做她的学生则是幸运的,她恪守着他的职业,深耕着《烟台二中》校报,带着象她一样怀揣梦想的孩子们一同去追逐着......

        刘郁林老师是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2016年获得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称号,2017年省散文学会授于她“半岛优秀散文家”荣誉称号,2017年出版散文集《丽人行》(与人合著),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获山东省散文学会“纪念王小波诞辰六十五周年”征文二等奖。

        近几年,胶东散文作家群提出了“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非虚构散文创作主张,吸引了来自烟、威、青各地的三百多名散文作者的加入和扩大。胶东散文作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是刘郁林的座右铭,同时,也是像于喜京,孙焕华、乔运波、牟民、柳华东、曲绍安、范雅琳、沈默、韩勋德、杨强、石爱云、鲁从娟、盖少艳等一大批胶东基层散文写作者艰苦跋涉,追求梦想的不懈的动力。

       “风自胶东来”(焦红军语),胶东散文正异军突起,从于喜京修剪吐芽的枝条中来,从孙焕华蒸的大饽饽腾腾热浪中来,从刘郁林《二中校报》的油墨香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