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你为什么要走?”,“你不走行吗?”,“那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这是湘西州保靖县水田河小学的孩子挽留我的情景,每每回忆起这段弥足珍贵的支教时光,耳边那孩子们质朴的声音,就如一股股暖流浸润心田,久久不能忘怀。

不忘初心 湘西支教

对湘西的印象,最早是在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里,一个山清水秀、风景无限美丽的地方。

2019年初秋,从早上四点的济南到下午四点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水田河镇水田河小学,1500公里的距离,我告别家人、离开熟悉的岗位,来到了支教点。和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跨越山川河流,来到湘西,一定是遇见生命中注定遇到的人与事。

音乐活动 带来快乐

一进水田河小学的大门,一座五层高的教学楼和二百米的塑胶跑道映入眼帘,第一感觉学校的硬件措施还是不错的,心里不免有些惊讶,“这样的学校还需要支教吗?”深入到学校后,才切实地感受到“这里是真的需要我们”。根据水田河小学教务处的安排,我担任的是三至五年级的音乐课,怀着对这次支教强烈的期待,到达学校的当天,我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备课、上课、参加例会…… “来到这里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实在在在这里留下足迹。”我坚定地对自己说。

由于教师资源短缺、学科不配套,以前的水田河小学上音乐课,一般都是老师给学生们在网络上找一些红色歌曲,让学生一遍一遍的去听,自己学唱;学生几乎没人认识五线谱、简谱。了解学校的大致情况后,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内容丰富并对应各年级的奥尔夫音乐教学,用音乐去挖掘孩子的想象力;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为孩子们种下音乐的种子;课上我还会带孩子们用手、脚、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让音乐课始终充满欢乐,每次开始上课时孩子们都会喊着“老师,今天做什么?”与此同时,我还将《新学堂歌》中的歌曲带给了当地孩子。《新学堂歌》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晚年为孩子创作的“谱诗成曲”的儿歌系列,每一首都极具中华文化特色,是儿歌音乐启蒙和国学启蒙不可或缺的理想教材。我期待通过学习《新学堂歌》,经典与音乐的结合,让湘西的孩子们无限的去接近传统文化,去理解它,去演绎它,让这颗学习传统文化的种子沁润到孩子们的心田,让它在心中生根发芽,伴随着他们茁壮成长。“音乐能教会孩子们表达感情,体会生活的快乐,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对于我而言,孩子们能够在歌声中成长,收获到幸福正能量,就是对我最大回报。

在支教的过程中,不仅当地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我们关怀备至,11月7日,保靖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谭玉成,保靖县教育和体育局工委副书记田成,教体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也来到学校,给我们带来组织的关怀和慰问。领导们实地察看了我们的教室、宿舍,从工作情况到生活的细节都进行了详细了解,鼓励我们说:有党和政府做我们的后盾,要牢记东西部协作扶贫使命,做到心中有大爱、教育有大美,做好历城教育使者,为保靖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很感谢能有这次支教的机会,同时,对领导们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与支教 收获成长

十一月的清晨,抬头便能看见雾中的山。一天的工作中,我白天上课、课后做总结、写教案;教学间隙,还会和原单位远程联系,处理工作;这其中,不管何时遇到,学生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亲切的问什么时间再给他们班级上音乐课。在水田河的一个月,每一天都很充实,每天的音乐课堂都是充满着欢乐,有的班主任跟我说:“李老师,学生们真是太喜欢上你的音乐课了,都把你写进了作文里。”

离开水田河的那天,课堂还是和平常一样充满着欢乐,直到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李老师要走了,这是李老师最后一堂课了。”听到这句话,所有的孩子一拥而上,把我围在角落里,抱着我说:“不要走。”其中几个孩子还哭了。课间,“李老师要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所教的六个班级。所有的孩子都涌上来,拿着纸和笔让我留言,我以为自己一个月的时间,好像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什么,但孩子们流露出的不舍之情告诉我还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些美好回忆。这次支教我希望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把改变和成长带给他们也给予自己,这就是我支教期间最大的收获。

参加支教活动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句我常常看到或听到却没有实感的话。但当我真的参与其中时,才体会到不仅经济要脱贫,思想更需要改变。这次“泉城义工赴湘西人才支援”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洗涤心灵的体验。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去支教,去看看那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