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东塘河边,有个小小的禾县城。城的北端,河的西面,有个红旗布厂,和颇具规模的县农机厂,隔河相望。布厂是个“女儿国”,农机厂是“雄鸡厂”。据说农机厂的小伙子到年龄找不到老婆,干活没心想。农机厂长于是率先成立了婚姻介绍所,亲自带着妇联主任、共青团书记,过河求援来了——要和布厂结“儿女亲家”。

  把个布厂的汪厂长,笑得合不拢嘴:“狮子大开口”。

  往常,布厂缺个什么配件,去大大的农机厂求助,农机厂总是爱理不理,推三阻四。当厂长的在高兴之余,觉着不能这样便宜他们。

  汪厂长搭起架子——扳翘。嘴里念念有词,牵三拉四,倒出了许多陈芝麻烂西瓜——翻本。其实心里是一百个愿意。——让姑娘们落户在本地,省得以后调来调去,照顾夫妻关系。有什么不好?最后两家订立了君子协定:布厂当即成立婚姻介绍所,呼应配合农机厂;农机厂保证各方面大力支持。协定从即日起生效。

  农机厂长气魄大,说到做到,布厂受惠不小。然而布厂的婚姻介绍所,却很不景气。共青团书记——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择吉开张了半个月,“生意”萧条,连个鬼也不上门。惹得性急的农机厂长,电话一个接一个:催!把个布厂汪厂长,催得团团转——人情就是债!私下查一查,想不到“官办的”不如“私营的”,黄婶招牌未挂,却大有成绩。

  黄婶人缘好,心肠热,凡人都爱和她讲个知己话。看见个好小伙子,黄婶非给物色个好大姑娘;虽说不过是个生产组长,威信偏比厂长强。最调皮的小伙子,在她老人家面前,也规规矩矩的一副正经模样;最懒的小伙子,到了她老人家组里,也勤快非常。黄婶穿针引线,已保媒了好几对。

  这些情况一了解,汪厂长随即“三顾茅庐”恳请黄婶“出山”。黄婶却作了难。当年黄婶初小没毕业,斗大的字不识一箩,文化浅,难懂现在的新套套。还要当所长?

  黄婶当所长,这却无疑是小伙子们的福音。消息一传开,连姑娘们也是脸上不露齿,心里嘻嘻笑。和黄婶,女人对女人,有什么话说不出口?好一个婚姻介绍所,给咱黄婶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大舞台。时间不长,已给好几个小伙子,接上了“关系”。让他们看准机会,追!“官方”的身份好办事,工会当后勤,才大气粗的农机厂做后盾,比方要电影票,黄大婶只要画二指宽的条子——字不好,座位包好。至于小伙子们成功的把握,用黄婶的话来说“七八成”。说真的,三十上下的姑娘小伙子,只要大致合适就成了,哪象小说里说的那样浪漫?

  临末再补一句,原先的“所长”也没撤职,只是心甘情愿地降了一级,改任副所长兼登记员,写写画画,蛮合适。一搭一挡,正好弥补了黄婶的缺点。

  本来?,人各有短长,无论干啥,都有个“量材尽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