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在哪里产生?

  每天出门是刮风还是下雨,是雾霾阴沉还是阳光灿烂,外出时需不需备把伞在包里,第二天是否要增减衣服……

  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预报在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

  那么,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气象部门又是如何准确预测老天爷的“喜怒哀乐”呢?

  一次偶然的机缘,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气象部门的专业人士,了解到天气预报背后的秘密。

  日前,记者在宜春市气象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天气预报会商室。记者看见一个大房间被分隔为两个工作区,左边是一张大的会议桌,一面八屏电视墙,在会议桌上摆放了一台电脑和一个话筒。在房间的右边,好多台电脑映入眼帘。记者数了数,一共有16台电脑,每台电脑上都是只有专业人员能看懂的图表和数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所接触到的天气预报数据,几乎都是来自于这个房间。

  房间很大,数位工作人员来回于十多台电脑之间,不停地记录着。

  “不少人都觉得天气预报挺简单。可他们不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饱含着预报员非常辛苦的劳动。”专家告诉记者。

  “我们的工作大多数人是看不到的,但却十分重要。它与我们的社会活动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对天气状况做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报,及时服务于社会公众,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专家说到。

  天气预报有哪些步骤?

  专家向记者介绍,一般来说,天气预报是通过三个步骤完成的,分别是气象资料的收集,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计算,预报员会商得到预报结论并对外发布。

  “目前常用的气象资料主要是通过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来收集。这些设备会在每天规定的时间里,对大气进行系统的探测,获取最新的数据。”专家告诉记者,这个设备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监测网,它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同时进行探测,从地面到高空,从陆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大气变化。

  据了解,由中国气象局的大型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后,通过网络、卫星发送给各地预报台站,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

  在得到这些数据后,预报员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只有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计算后,才能得出天气预报的结果。不过,由于每个预报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累的经验是不同的,所以在预报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

  进行天气会商是预报员每天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据了解,不光是市气象台,各级气象台每天都要进行会商。“作为天气预报关键一环的天气会商,就像医生给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会诊一样,会商时预报员要交流各自意见,讨论不同看法,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后得出天气预报的结论。”专家说。

  据专家介绍,每天早上8点整,中央气象台都会联合各省气象台对未来天气进行全国天气会商。上午10点40分,则是江西省气象台与各设区市气象台进行内部会商,分析预报全省天气情况和发展趋势,这个会商传递的信息和宜春联系最为密切。下午2点30分,市气象台和各县市气象台进行天气会商。这次会商结合之前两次会商以及手头气象资料,和各县市预报员充分交流,它将成为各县市气象台作出预报的参考。下午3点,市气象台再把未来7天的天气以电码的形式上报到中央气象台,同时下发到各县市区。

  记者了解到,除了日常的天气会商,当天气情况比较复杂时,或是出现灾害性天气前,会商将会更加细致。在充分讨论后,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预报意见。

  电视天气预报是怎么做成的?

  据专家介绍,每天通过气象台的预报结论,影视中心会先进行语音编辑,主要录入当日的天气、风向风速和气温;之后,制作电视天气预报。录制节目时,主持人站在蓝色背景前,通过蓝底“抠像”,摄像机取下人像,和气象云图、预报信息合成到一起,再由主持人播报天气预报,就形成了大家看到的节目。

  24小时天气预报指的是哪段时间?

  不少市民反映在看天气预报时感觉很迷惑,因为天气预报的时间似乎并不像日常生活中采用的从每天零时到24时的计算方法。

  对此,专家表示,天气预报采用的是世界通用的格林威治时间。

  朱高工说,市民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实际上是,早上预报的是当天8时到第二天8时的天气预报,而晚上预报的是当天20时到第二天20时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为什么会不准?

  生活中,不少人都遇到过天气预报不准确的情况,甚至还有人拿来调侃某些不靠谱的事情“就像天气预报一样”。

  为什么经过预报员努力分析的天气预报会不准确呢?专家告诉记者,不准确的预报不可避免。气象科学目前仍处于年轻、发展阶段,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全部被人类认识和掌握。此外,气象是一个大环境,大气运动本身又十分错综复杂,“天有不测风云”就是天气预报有时不准确的根本原因所在。

  另外,“天气预报所测的是一个范围,很难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比如,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而下雨时已是深夜,市民正在睡梦中,没能看到下雨,有时候城南在下大雨,而城北阳光普照,那么在城北的人也没有看到下雨。凡此种种,都会让市民觉得天气预报不准确。”专家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体感温度和预报温度相差很大。例如天气预报报的是20度,但是大家身体感觉的温度往往超出了气象部门预报的温度。其实为了保证世界各地的气温观测标准一致,气象台预报的气温是指距地面1.5米四面通风百叶箱里的温度,而且在不同的风速、湿度条件下,体感温度也会有差别。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大家的心理因素,报得准是常态,报得不准的却容易被记住。

  记者了解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2012年宜春市天气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就达到85%以上。(记者杨瑛)